陜西西府寶雞歷史悠久,譽稱“炎帝故里、青銅器之鄉(xiāng)”,出土了晚清四大國寶及石鼓、何尊等文物,更存有西府社火、鳳翔泥塑、千陽刺繡等中華工藝。
近日,記者在寶雞采訪期間發(fā)現,在非遺傳承路上,省人大代表王秀萍、敬萍積極引導群眾學習非遺技藝,以建立合作社、鼓勵創(chuàng)業(yè)等形式帶領大家致富奔小康,用實際行動發(fā)出了“技藝傳承就是最好致富路”的鄉(xiāng)村振興最強音。
王秀萍:西秦仿真繡刺出美好新生活
走進設在千陽職業(yè)中專的“秀萍繡莊”,一幅幅作品構圖秀美典雅,色彩富麗奪目。尤其青銅器系列自創(chuàng)作品,以刺繡形式展示青銅器的古樸、典雅、歷史悠久的特點,給客人濃濃的“青銅器之鄉(xiāng)”的感覺……
國家級非遺項目“西秦刺繡”傳承人、千陽縣秀萍刺繡專業(yè)合作社理事長王秀萍正在細心地指導22歲的趙青青繡著自己的專屬作品。
“扶貧先扶智,扶智先扶技,學會一門手藝是脫貧致富取之不竭的財富!”作為省人大代表,王秀萍牢記代表擔當和使命,在傳承民間藝術中,用西秦仿真刺繡為千陽婦女鋪就了一條脫貧致富奔小康之路。
趙青青是王家溝村村民,由于腿上有殘疾,她務農、務工都有困難,每天坐在這里刺繡,一月下來也有七八百元的收入。
“雖然不算多,我還要額外給予補貼,但這些是孩子憑自己的能力賺來的,每完成一幅作品,她都很有成就感。”王秀萍說。
在技藝傳承中,王秀萍認真鉆研,細心講解,不僅使學員掌握了西秦刺繡、布藝、十字繡等基本工藝,而且學會了在刺繡中融入了傳統(tǒng)文化和現代藝術的意識。其主導的“西秦仿真刺繡”已是繼我國四大名繡和眾多地方繡品后的又一支后起之秀,更被顧客美譽為“絲綢之路上的藝術奇葩”!
近年來,經她設計的非遺作品達到上千件,全部銷售一空,繡莊發(fā)展前景看好。她也為職業(yè)中專培訓了300多名學生,為社會培養(yǎng)了600多名留守婦女,而且涌現出了金達萊合作社、鑫興工藝品合作社等眾多龍頭企業(yè),他們采取資金搭載、項目捆綁、制作刺繡產品等形式,幫助貧困戶走上脫貧致富路。
目前,全縣從事刺繡制作的婦女已達到近萬人,年實現銷售收入5000多萬元,刺繡產業(yè)已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主要產業(yè)。
“千陽縣是中國民間藝術刺繡之鄉(xiāng)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西秦刺繡的主要傳承基地,我不但肩負著傳承的重任,還要大膽的創(chuàng)新,讓我們的作品更受歡迎,讓這項技藝變成脫貧致富的產業(yè)。”王秀萍說。
敬萍:泥疙瘩扛起六營致富半邊天
“以前打工月收入也就千把塊,受傷之后完全不知道怎么生活了,多虧敬萍代表幫我。”11月11日上午,鳳翔縣六營村葉子工藝坊負責人胡玉潔開心地說,“現在我自己也有了很多訂單,一到春節(jié),需求就異常大,去年收入了十幾萬元。”
32歲的胡玉潔埋頭嫻熟地繪制著泥塑,很難想象2013年因為一次事故落下殘疾的她,如今靠著做泥塑,不僅擺脫了貧困,還在寶雞市買了房子。
與其一樣,通過泥塑致富并悄然創(chuàng)出名堂的還有很多。因為老婆癱瘓,村民韓存鎖一家一度成為貧困戶。
在省人大代表敬萍的幫助下,韓鎖存制作的泥塑不僅大賣,順利脫貧,而且其制作的泥塑豬等作品兩次登上紀念郵票。“我去年春節(jié)不到一周時間就賣了四五萬元!”韓鎖存自豪地說。
然而沒有人知道,雖然鳳翔六營村自古就有泥塑的手工藝生產歷史,但由于生產理念、工藝等方面因素的制約,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后,泥塑工藝曾一度漸趨沒落。
鳳翔胡氏泥塑第六代傳承人、鳳翔縣西府巧女手工藝品專業(yè)合作社理事長敬萍看在眼里,急在心上。她和丈夫一起試驗攻關,歷經三年時間,800多次的實驗,終于研制成功了摔不爛泥塑生產工藝,破解了數百年來,鳳翔泥塑易損難運的難題,使泥塑生產周期比原來縮短80多倍,效率提高60多倍,為鳳翔泥塑走向全國、全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貢獻。
“這讓大家重拾泥塑手藝的信心大增,也奠定了泥塑致富的基礎!”敬萍說。
敬萍第一時間她將這些新的技藝通過各種方式推廣給村民,并通過自己的合作社幫助村民銷售他們的手工藝品。
在她的帶動下,全村民間工藝生產從業(yè)人數達300多人,年產各種傳統(tǒng)手工藝產品10萬多件,產值700多萬元。
“作為一名來自農村的省人大代表,我希望用自己的微薄之力,讓大家在傳承和發(fā)揚這些民間手工技藝的同時,能夠增收致富,生活過得越來越好。”敬萍說。
本報記者 王何軍
關注公眾號,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